一、这是一个听见台湾的时代
"我知道,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听见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诗,我们听见过。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罗大佑的歌,我们听见过。
我们一直在听见台湾,
我们还需要更多听见台湾。
二、这是一本讲述听见的好书
听见台湾,齐邦媛的《巨流河》、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吴锦勋的《台湾,请听我说》不应缺席。读齐邦媛的《巨流河》、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可回味颠沛流离、血浓于水的历史记忆;读吴锦勋的《台湾,请听我说》,则走进台湾名流的心灵变迁史。
1949年至200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整整一甲子。这六十年,从"戒严"到"解严",从蒋介石、蒋经国的"威权统治"到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的"民主社会",台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历史大变局之中,每个人都有故事,差别只在有些故事缓淡如小溪,有些故事波涛汹涌如巨流河。
《台湾,请听我说》邀请了十四位不同领域、不同世代,文化成长背景迥异的台湾名人,细细诉说他们独特的生命之河。他们是作家季季、小提琴家胡乃元、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金马奖影帝孙越、社会运动健将黄文雄、现代文学旗手陈若曦、美学大师蒋勋、云门舞集掌门人林怀民、音乐元老胡德夫、台达电创始人郑崇华、文学家朱天心、导演钮承泽、劳工运动领袖顾玉玲、宏碁创办人施振荣。
这里没有粗暴的历史概述,只有跌宕起伏、具体而微的人生与命运。他们所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和信任,对土地深沉的眷恋,对日常生活的静观和体悟,没有一样不影响到我们对台湾的认知。他们就像14把历史的"探照灯",在深浅不一的焦聚中,呈现原本台湾在黑暗中可能错失的风景。经由他们的叙说,这些看起来破碎的历史残骸,彰显了其中整体的意义,回归它在历史中该有的位置,读来让人长叹不已。
央视名嘴白岩松评价本书:当我终于有机会站在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胜利与失败,重新阅读台湾这个历史的孤岛在过去岁月里的深深悲情,也才真正听懂了罗大佑与陈映真等人乡土背后的孤愤与挣扎。
南周名记东方愚评价本书:补台湾史,最快的办法就是读《台湾,请听我说》。
三、这是一群值得听见的名人
季季讲述了自己的前夫杨蔚,他先为共产党工作,后被迫为国民党效力,结果陷入两难境地,终其一生深受创伤折磨,道德破碎、行为错乱。
胡乃元一直珍藏父亲的星空图,当年父亲囚禁绿岛的时候,星空图是出逃的星象标,如果有一天可从绿岛逃跑,这幅手绘的台湾星空可以指引他回到台湾,找到家。
星云大师讲述了如何在战乱的1949年来到台湾,建立了自己的寺庙,又如何在多年后和自己的大陆母亲重逢。
孙越是老兵,演老兵,做老兵的代言人,他认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而且也凋零得差不多了。
黄文雄讲述了在何种情境之下策划并实施刺杀蒋经国的计划。
陈若曦先后经历"白色恐怖"和"文化大革命",看尽政治运动的沉浮。
蒋勋作为外省人第二代,回忆了小时候妈妈很有远见地挑选本省人聚集的台北大龙峒安家落户,并向本省人学做油面、年糕,学本省习俗。
林怀民坚持为台湾的乡亲跳舞,以让所有台湾人都能看到现代舞为目标。
胡德夫讲述了身为原住民在台湾动乱年代的压抑,也讲述了解禁年代在美丽岛上歌唱《美丽岛》的心情。
郑崇华讲述了从流亡学生到创立台达电的心路历程,绿色企业、绿能台湾的信仰和梦想跃然纸上。
朱天心在眷村长大,虽然一直不被本土派认同,但她的第一母语其实是客家话,可以公开演讲。
钮承泽回味着自己与北京的不解缘分,作为台湾正当年的代表,通过电影告诉所有人自己的台湾。
顾玉玲回忆了外省爸爸和本省妈妈的婚姻往事,呼吁以善意的容器,包容对待异己外来者。
施振荣回望宏碁的发展之路,表达了"利他"的使命感和"品牌台湾"的愿景。
四、这是一些需要听见的观点
(一)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不可阻挡。星云大师说,台湾不必和大陆对立。大陆是我们台湾的大陆,我们彼此是兄弟嘛,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包容帮助,这可能是未来需要努力的。陈若曦说,我希望两岸先求和解,彼此包容互利,共创双赢契机。
(二)故乡与他乡
六十年前,数百万大陆人迁居台湾,大陆是故乡,台湾是他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攻大陆"已无望,故乡又回不去,他们就在台湾安家落户,从过客变为归人。虽然"原来,没有亲人死去的土地,是无法叫做家乡的""清明节的时候,无坟可上",但朱天心的父亲生前交代,死后葬在台湾,从没动过念要回老家。
(三)族群矛盾
台湾的族群矛盾由来已久,在政治势力的操弄下,于今为烈。钮承泽说,我想本省人和外省人都有各自的伤口,而伤口终究有复原的过程,它会被记忆。其实台湾早期移民也经历过一段混乱的过渡期。福州人跟漳州人打,漳州人和泉州人打,闽南人跟客家人打,汉人和少数民族打,大家都如此。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里,但打完之后,不就是要寻找尊重和包容,大家才能相处下去吗?朱天心希望,在各自坚持自己那族的历史记忆之外,也应该去聆听、看见对方的历史记忆。
(四)集体大记忆与个人小记忆
人和社会的依存是永远的,在历史中,个人总是受到集体的影响,个人小记忆极易被集体大记忆彻底改写。顾玉玲的外省父亲对本省母亲关怀备至,但是她母亲在晚年听了绿营电台后,也颇带代入感地一起控诉起外省人是如何压榨本省人的。由此观之,必须坚决反对文化、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
(五)台湾企业家的打拼精神、责任意识与开放视野
台湾能够诞生鸿海、台积电、宏碁、台达电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与台湾企业家的打拼精神、责任意识和开放视野密不可分。郑崇华将台达电的经营使命定为"环保、节能、爱地球",一直为绿色台湾梦而不懈努力。施振荣则专注品牌,致力于全球资源整合,认为台湾处处有品牌加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