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做好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深化台资高地建设改革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长三角台商投资最佳目的地,累计设立台资项目近1500个,总投资近26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70亿美元,近三年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招引数、实际利用台资额保持全省前列。市委台办作为全市对台工作主力军,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将中央和省市对台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努力将全会改革部署“全景图”转变为具体落实“施工图”。必须秉持“从全局谋一域”的理念,增强深化改革的紧迫感,以完善淮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淮台融合发展;以深化淮台融合发展,促进台资高地“二次创业”,让“高地”高在数量、规模,高在品质、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提供新动力。
深化项目招引机制改革,在体现新质生产力台资项目集聚上求突破。企业是台资高地发展的关键主体,项目是台资经济突破的最大增量。深化台资项目招引机制改革,是提升全市台资集聚度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由项目招引机制的革新带动台资强集聚、快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淮安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多样的产业形态,为台资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我们将紧扣“35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优化与各县区、园区联动招商机制,重点招引具备新质生产力属性、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台资项目,推动构建以链主企业为牵引、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台企梯度结构,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台资重特大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动能不足的问题。改革创新信息要素集聚转化机制,健全与大陆台资密集区台协、行业协会合作,用好台湾工业总会、电电公会和台资招商顾问资源,创新办好台商论坛等重要经贸活动,全方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捕捉转化投资信息,推动国企民企台企间的强强联合、相互协作,努力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深化涉台服务机制改革,在推进台企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有力支撑。这就要求在优化台资招引策略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存量台企的赋能,充分用好科技创新、智力支撑等关键发展要素,以创新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培育和发展台资新质生产力,助力提升全市产业发展层级。要进一步落实好台企营商服务专员制度,支持在淮台企通过“智改数转网联”、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台资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重点聚焦科创人才“引育留用”,用好“人才飞地”等引才举措,扩大台湾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范围改革,打造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效应。充沛的资本供给和通畅的融资渠道是发展台资新质生产力的必备条件,要加大银行、基金、风投等各类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建立高质量台企挂牌上市后备梯队,孵化培育更多耐心资本为台资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深化淮昆协作机制改革,在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资源布局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市委八届九次全会要求,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更多外部资源要素为我所用。台资高地建设作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省联席会议、淮昆台资协同发展等机制,在承接吸纳产业项目转移、推动台资项目在省内优化功能布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新发展阶段,亟需稳步扩大台资协同发展广度和深度,特别是要更高水平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探索产业要素、创新要素等在城际间自由有序流动机制,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发展生态。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食品加工等台资优势产业,拓展“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总装+配套”等省内产业链便捷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昆淮智创园、新建元·国联—苏淮数智产业园等载体的集聚、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省内及长三角地区优质富余产能优先向淮安集聚,加速打造长三角台资产业集聚创新试验区。